柳毅傳書故事鏡 宋 直徑15.5厘米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藏
鏡為銅質范鑄,圓形,平緣,中心為橋形鏡鈕,鏡背圖案為柳毅傳書故事畫面。 鏡背圖像以鏡鈕為界可分上下兩部分。上方為陸地,沿鏡緣左側伸出一株弧狀大樹,樹冠枝葉繁密,樹下有一男一女相對而語,女子發髻高聳,衣帶飄拂,雙手籠袖于胸前,男子面向女子,身體微前傾,雙手拱于胸前,應為龍女和柳毅。鈕右側的圖像為一牽馬侍從,朝向大樹下主人的方向等候,樹下開闊的草地上散布著姿態各異的羊群。鈕下方為水域,水中有翻滾的浪花和兩條相對的游魚。鏡上的長方形框內似有銘文,已不清。 柳毅傳書鏡是兩宋時期流行的故事鏡,在宋金兩朝地域均有出土。其文本故事取材于唐代傳奇小說《柳毅傳》,作者為中唐時人李朝威。故事講述了唐朝儀鳳年間,落第書生柳毅在回鄉途中路過涇陽,遇見一名在道旁牧羊的女子,女子自述其為洞庭龍王的小女兒,嫁給涇川君次子后遭到夫家虐待,柳毅同情其遭遇,為其傳家書至洞庭龍宮,龍女得叔父錢塘君營救,回歸洞庭。錢塘君等深感柳毅為人高義,欲令其與龍女成婚,柳毅因傳信乃急人之難,本無私心,且不滿錢塘君蠻橫,嚴詞拒絕后告辭而去。但龍女對柳毅已生愛慕,自誓不嫁他人,幾經波折后二人終成眷屬。
銅鏡線圖 繪圖:張曉玉
柳毅傳書的故事跌宕起伏、結構謹嚴,在宋金時期已被編入雜劇中,在民間廣為流傳。鑄鏡者通過取舍、提煉和濃縮,從故事情節中選取了開端“涇水托書”的場景,龍女站在河岸邊的樹下,向對面的柳毅講述自己的不幸遭遇,圖中的羊群、草地,表現龍女“牧羊于道畔”的場景,背景的大樹,應源自“洞庭之陰,有大橘樹焉,鄉人謂之社橘”的描寫,是洞庭湖的象征符號。該鏡制作精巧,圖像生動,匠心獨具,是館藏宋金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銅鏡之一。
掃描下方二維碼,了解更多館藏精品故事。
撰稿:何月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