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篦 戰國 長7、寬7、厚1.8厘米
古人崇尚禮儀,尤重儀容裝飾,其中梳理頭發的工具被稱作“櫛”,即梳和篦的總稱。梳為齒距梳松者,篦為齒距密集者。梳篦歷史悠久,起源至少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,如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26號墓中曾出土一件鏤雕旋紋象牙梳,是史前梳子中的精品。
鏤雕旋紋象牙梳 新石器時代 長16.2、寬6.1~8厘米
梳篦的形制,從史前至春秋時期多為豎長條形,戰國至南北朝時期多為馬蹄形,隋唐時期逐漸演變為橫寬樣式,唐代以后,多為橫向半月形,明代中葉以后演變為橫長條形。其材質多樣,以竹木質最為常見,也有骨角、玉石、金屬等,除用于梳發外,也有固發、裝飾之用。
館藏木篦線圖
此件木篦背厚齒薄,正面呈上圓下方的馬蹄形,下端梳齒細密,共有齒70余根,雖未施漆繪,但做工精細,輕巧秀麗,古樸典雅,是戰國時期木篦的典型形制。
|